掌握心經的核心:「空性」~明就仁波切《心經》開示第三日


明就仁波切第三天的教授,給我們滿滿的「空性」!


「三摩地」vs.「毗婆舍那」

佛法的兩種禪修,「三摩地」與「毗婆舍那」,又稱「止」與「觀」。

「三摩地[止]」是前兩天的課程中練習的「呼吸禪修」,以及「開心禪」第一階的內容。「毗婆舍那[觀]」是進一步地發現“我是誰?”、“一切現象從何而來?”,對這些問題的探討&尋找就是「觀」的禪修,《心經》與「開心禪」第三階的內容是關於「毗婆舍那」的範疇。

「觀」的禪修練習重點是“尋找那個我”,但是在外尋找不到那個“我”,因此我們必須向內探索這個“我”,該如何做呢?


兩種方法 vs. 兩種解脫

兩種方法分別是:

  1. 問問題:問自己“我是誰?”、“我到底是什麼?”
  2. 不問問題:看著我的感受、我的感覺、對於“我”的信念&概念,總是想著我我我的感受。就像「呼吸禪修」那樣覺知呼吸,與呼吸同在就好。

當我們這樣去尋找“我”的時候,就能得到「兩種解脫」。一個叫「橫向解脫」,一個叫「縱向解脫」。給它們取有趣的名字,可以幫助我們容易記住。

1. 橫向解脫:看不到“我”,在“間隙”中體驗到「無我」

當我們去看“我”的時候,第一種情況是:你會覺得“找不到這個我”,會有這樣的感受。如果是這樣,你可以說就體驗到了「無我」,因為你體驗到了一個沒有概念的“空隙”。

這個時間並不會太長,大概只有幾秒而已。這樣一個階段,我就稱它為「橫向解脫」。為什麼呢?你體驗到的是,從過去到未來中間的這樣一個空隙、一個空間。這個情況是:當你去找“我”,卻找不到“我”;平常我們總是很強烈的想著我、我、我,但現在當你真的要去找它,卻發現什麼也抓不到、找不到。這其實非常棒,因為這就是智慧了、這就是解脫了。

但是對有些人來說,當他經驗到這個的時候,反而感覺有些害怕,覺得頭暈、頭痛、甚至感到不能呼吸。其實不用擔心,這是很好的徵兆;還有另外一些人,會感覺到快樂、喜悅,這也是很好的徵兆。

2. 縱向解脫:看得到“我”,“我”就成了覺知對境

有些人確實能夠感受到一種“我”的感覺,覺得真的可以看到什麼,這也非常棒。因為在這種情況下,“我”的感受就成為你覺知的對境了;就好像我們看著呼吸的時候,呼吸成為我們覺知的對境。同樣的道理,當你能看到“我”的感受,這個“我”的感受,就成為你覺知的對境了。

你看到的可能是:所謂的“我”,好像是一種想法、或者是一種感受。有的時候,你這麼看著、看著,覺得好像是在看著自己的身體,有的時候你感覺看著自己的心,也許你看的是自己的名字,或者你看到頭銜、看到工作職稱,你看到的也許是朋友所說的“我”,或者是父母所詮釋的“我”,以及孩子所形容的“我”,學生所講述的“我”...

你看到對於所謂的“我”,有種種不同的形容,於是你也會發現:這個我,其實是在改變著、變化著的。你會發現:在家裡的“我”,跟在公司的“我”,其實是不同的。這時,你就看到:所謂的“我”,原來是由各種不同的部分組成,有時候看到的是身、心、工作、名字、名稱、頭銜等等。當你能這麼看到的時候,說明你並沒有迷失在“我”當中,這時你的覺知比“我”更廣大,正在覺知著、照見著這個“我”。在這一刻,如虛空般廣大的覺知,看見了“我”以及“我”的煩惱與痛苦,他們像天上的雲那樣。大部分的情況下,我們通常是迷失在這些雲朵中,於是感受到各種苦,而此刻我們可以回到虛空的“背景”中,用更宏觀的視角看見這些雲朵。因此我們說,這也是智慧、這也是解脫。

以上兩種方法就是獲得解脫的第一步!


重點是覺知,去“看著”就對了!

總結一下,當你這麼去看著“我”的時候,可能會有兩種情況:

一,看不到:

第一種情況,就是你可能“看不到這個我”,這很棒,因為你就等於有了「橫向解脫」,因為你就處在中間的一種空隙,沒有概念的一個空隙、空間上。

二,看得到:

另外一種情況,是你“看到這個我”,不論你看到的是什麼,其實是沒有什麼對錯或是非的,我們說這就是一種「縱向解脫」。

這就像我們昨天所說,同樣的道理:當我們看著呼吸的時候,不論是長的呼吸、短的呼吸、快的、慢的、深的、淺的呼吸,不論什麼樣的呼吸,重點就是你「要去看著這個呼吸」,不論它是什麼樣子,都是OK的,即便不OK也是OK的。

所以,不論怎麼做,不論你是屬於哪一種,你看到“我”也好、看不到“我”也好,其實都非常好~重點是,你不需要讓“我”消失,也不需要去另外找一個什麼境界跟狀態,重點就是:你有著覺知,你在看著!


《心經》的見地:「空性」

舍利子!

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 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
受、想、行、識,亦復如是。

舍利子!

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,不垢不淨,不增不減。

一般人往往誤解「空性」是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不存在,其實並非如此。真正「空性」的詮釋就是以上四句話。

一切苦的根本是「癡」,就是沒有如實地認識並看見這個“我”。

“我”可以分成三種:

  1. 不健康的我:認為“我”恆常、獨立、單一、自主的存在。
  2. 健康的我:發現“我”是無常的(改變的)、是聚合而成的、是因緣和合的。
  3. 光明的我:超越了我的我,看見我是「空性」的。

仁波切的概念來自哪裡?什麼才是仁波切?尋找到最後,發現仁波切是「空性」的!

我的身體是空性的、我的心是空性的、感受、概念、心所、意識也是空性的,電腦、手機、房子、地板、地球也是空性的,整個宇宙都是空性的,輪迴是空性的、涅槃也是空性的,佛陀也是空性的。問題是空性的、答案也是空性的。

以上解釋了「色即是空」這句話。


「空性」不是什麼都沒有

沒有「空性」,我們就無法在這裡,一切的發生與存在,都是因為有「空性」。因此我們說「空即是色」!


「空性」與「色」是一體的

就像火跟炎熱是一體的、水跟濕潤是一體的。

對於這點有很多的比喻,最好的就是夢的例子:

夢中的你很想中彩券,也真的中了彩券,你感受到很開心!但是彩券卻被偷走了,於是你突然感受到非常的傷心。在這個夢中的彩券並不是真的存在,只是一場夢,但是它有作用,你能看見它、也會因為它感受到開心&痛苦。

也就是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兩句話的意思。

因此,所有法都是空的、無向、不生、不滅、不垢、不淨,不增、不減。


2021年9月4日明就仁波切「心經」開示第三日開示摘要

開示:詠給 . 明就仁波切

中譯:妙融法師

0 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