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的苦,就叫“不滿足”~明就仁波切《心經》開示第二日


明就仁波切的「心經」開示,是我第一次參與的用禪修實作&講述佛理做結合的佛法課程,深入淺出的禪修方法,非常有收獲!


所謂的「我」,就是五蘊

「我是誰?」這是佛陀最早提出的問題。

佛陀這麼問自己,當他尋找答案的時候,發現:原來被我們視做「我」的,只是「五蘊」而已。我們卻把它當成了自己!

平常我們並沒有意識到我們的五蘊,把「我」單純的視為一個獨立的、單一的、恆常的存在體。因為這個「我」的單一、獨立性與主宰性,讓我們對於「我」過度的敏感&情緒化,甚至是以狹隘的、非黑即白的、固著沒有彈性的方式捍衛著這個「我」。


什麼是五蘊?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

「色蘊」是指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的物質身體,包含血與肉、細胞、原子、五種感官等名詞都屬於色蘊的範疇。

「受蘊」指的是感受,身體的五種感官與外境接觸後,就會產生各種感受,包括喜歡不喜歡、舒適不舒適、或是沒感覺的感受。感受非常重要,可以說決定了我們的人生,它為我們決定了各種經歷是好還是壞。不論我們看到什麼、聽到什麼,都是由感受去塗上某種顏色。就好像我們戴著黃色眼鏡,看一切都會是黃色的狀態。所以當我們身心不舒服時,看到的一切都是不美好的,相反的當身心愉悅舒適時,一切的經驗都變成美好的。因此我們人生中,不論做什麼,都是在尋找某種感受,並避免另一些感受。我們都尋找快樂,因為那是舒適的感受,我們都不喜歡障礙&困難,因為那帶給我們不舒適的感受。我們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在追逐好的感受,可是我們通常沒有覺察到這一點。於是我們不斷的投射外在,以為快樂是從外面獲得,但實際上快樂&痛苦的感受,存在自己的心上。

「想蘊」指的是概念,我們都在尋找原因、尋找徵象、貼標籤,這其中包含了影像、圖像、文字、語言或感受的混合。如果沒有種種概念心,是無法聽懂佛法的教導,光是有感受是無法了解任何事的,但是若沒有感受我們就像機器人一樣,所以好消息是,我們兩種都有!

「行蘊」指的是心理狀態,一般經典中提到的是51種「心所」。它是把一切整合在一起,形成一種動機、一種行為的傾向,形成了我們的習性。

「識蘊」指的是覺知,它本身沒有感受、沒有概念,但如果沒有這個基礎的覺知,前面的感受、概念和習性也無法發生。

修行要從「受蘊」、「想蘊」、「行蘊」三個方面下手,將三個都做轉化。轉化「受蘊」的方式是禪修,轉化「想蘊」的方法是見地,轉化「行蘊」的方法是不斷的在每日的生活中練習與應用。


在團體中也不行,自己獨處也不行,怎樣都不對..

當有人說:「哇!你好聰明」的時候,那個「我」馬上一整個綻放,「我」非常的旺盛、熾烈;但當有人跟你說:「你真笨」的時候,你可能馬上覺得很傷心,又或者陷入另一種極端,像是火山爆發一樣覺得很憤怒 。

有的時候,當我們到一個群體當中,你就可以看到自己心中有多少關於「我」的想法,你會想:「他們會看我?我看起來好嗎?我可以跟他們講話嗎?他們會回應我嗎?他們到底有沒有看到我呢?他們可能沒看到我吧?………」各種關於「我」的想法,在心裡起起伏伏。

但另外有些時候,當我們一個人獨處時,又覺得自己特別孤獨,覺得:「我該做些什麼呢?哎呀,要是有個朋友在旁邊就好了呀!」你就是沒辦法跟自己、跟這個「我」相處在一起,馬上就要拿起手機,趕快滑滑滑,就是不讓自己一個人待著,不讓自己獨處,不敢跟自己在一起。

但是有些時候,朋友就在你身邊,你又會覺得:「哎呀,這些人真是吵死了!真的很煩,討厭死了!」就是有這種種矛盾的想法。所以你可以看到,自己是很奇怪的,在團體中也不行,自己獨處也不行。真正的問題就是,我們怎麼做都不行,都不OK。


人生的苦,就叫“不滿足”

所以佛陀其實發現了一個很大的秘密!佛陀發現,我們其實可以和“不可以”同在(OK to be with not OK),我們能夠與這種“不OK、不行、不可以的狀態”同在。

人生的種種苦,歸根究底就是一種“不滿足”,總感覺到“這也不行、那也不夠、這也不對、那也不好”,什麼都不符合自己的期待,不如自己想要的,於是這一切,就成為了我們的執著,也就是我們的貪執、貪著。


貪,是個填不滿的“無底洞”

不滿足的另外一種表述,就是「貪」,或者說貪執、執著、貪著。這種狀態被形容為「無底洞」,或者是一個「沒有底的桶」、一個底部有洞的袋子,不論你放什麼東西進去,都永遠沒辦法填滿。

那麼現在要怎麼做,才能真正放下這種執著、貪執呢?光只是想:「不要貪、不要貪」,其實是沒用的,而且反而會使情況更糟糕。因為一般來說,我們的心,總是喜歡做“跟自己內在的需求相反”的事情。


披薩禪修:心和“內在需要”老是唱反調

做「披薩禪修」的練習時,有一個規則就是:不可以想到「披薩」!直到禪修結束,你都不能想到披薩,其他什麼都可以想,就是不能想披薩。

然後從「披薩禪修」的練習中,我們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是怎樣運作的,也就是當你覺得“你不可以想什麼”的時候,你反而會“更想”這個東西,也就是當你說“我不要貪執”的時候,你的心中反而“充滿了貪執”。


嗔,來自抗拒“貪沒得到滿足”

這個「貪」,就是一種不滿足,總是想要更多、還要再更多。

由於這樣的一種基本狀態,所以我們總覺得“一切都是不夠的,都是不OK的”。當你覺得一切不OK之後,就會衍生出抗拒感,一種嗔恨、惱怒就發生了。

於是,我們就不斷在各種「貪」跟「嗔」當中拉扯,在這兩種情況中來來回回抗拒著。就好像開車,開車有時要踩油門讓車前進,有時要踩煞車讓車停止,同樣的「貪」就好像是油門,「嗔」就好像是煞車,人生的這台“苦的車子”,也是靠這兩個在運作的,「貪」跟「嗔」駕馭著這台“苦的車子”。


放下!“來吧,不ok也沒關係!”

我們要怎樣去放下「貪」和「嗔」呢?

首先要意識到,覺得“什麼都是不OK”的心態是沒有用的,“我一定要怎樣、要做到什麼、得到什麼”的心情也是沒有用的。減少“一定要怎樣”的心理,可以減少「貪」。「嗔」也可以理解為“過度鬆散”,或是“不斷抗拒”等的一種內在的心理。這兩種極端的情況都是我們需要避免的。

「呼吸禪修」的練習可以幫助我們!首先放下“一切都是不OK”的感受,並試著想:“好吧,不OK也沒關係,讓不好的東西也來吧”。這樣的鍛鍊可以幫助我們解脫強烈的「貪」。於此同時,我們保持著不丟失、不忘記呼吸,“持續地與自己的呼吸保持在一起”,也就遠離了「嗔」。透過這樣的練習,我們可以說達到了一種「內在的平衡」。


癡,持續不斷的執著

「貪」跟「嗔」的根源,其實是「癡」,就是愚癡,可以說是一切痛苦的根源。

但是「癡」到底是什麼?其實「癡」就是不斷的執著,認為這個「我」是“單一的、恆常的、獨立主宰”的一個存在。


練習

一,問自己「我是誰?」:

做法是,我們首先把自己的心,帶回到自己的身體上,接著看著自己的呼吸。看一會兒之後,就可以問自己:「我是誰?」「我到底是什麼?」,這樣問自己幾分鐘時間。

二,不問問題,單純看著那個有「我」的感受:

我們覺得有一種「我」的感覺跟感受,試著與這個感受在一起,試著與這個感覺同在。這樣練習5分鐘。


2021年9月3日明就仁波切「心經」開示第二日開示摘要

開示:詠給 . 明就仁波切

中譯:妙融法師

0 Comments